近日,国家重点实验室森林碳汇研究团队(周国模教授团队)在《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中科院1区,if=5.734)发表题为“effect of the roadside tree canopy structure and the surrounding on thedaytime urban air temperature in summer”的研究论文。本研究创新性的结合无线传感和激光雷达技术,筛选出行道树冠层3d结构的主要参数,量化了行道树冠层3d结构对城市道路夏季降温增湿和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并通过空间分析和距离分析量化了周围环境的影响,为城市行道树树种选择和空间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行道树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降温增湿,缓解城市热岛中发挥重要作用。通常乔木的降温效应因树种而异,这主要是因为冠层结构的不同,决定了它们阻挡太阳辐射的能力。目前的研究更多的关注植被的水平结构,而不是其三维结构,例如其树高、冠层厚度、冠层体积等,且大多的研究集中于定性的分析而不是定量的测算。此外以往对环境监测的方法大多基于固定气象站,受景观复杂异质性的限制,无法显示研究区的小气候空间差异。
行道树冠层三维结构及小气候数据获取
本研究采用地基雷达技术获取行道树的冠层3d结构,采用移动式无线传感设备获取路面上方的环境参数,利用无人机影像对不同尺度下的道路周围土地覆盖类型进行分类,量化了四种冠形和两种种植方式的行道树降温增湿效应。该研究结果提取了冠层主要结构参数,建立结构参数与降温增湿间的关系;探讨了不同冠形和种植方式对降温增湿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尺度下周围环境对城市道路夏季降温的影响。这些发现为城市规划和环境改善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城市绿地管理者和规划者提供了有效建议。
行道树结构参数及周围环境对夏季降温增湿的影响
该研究由森林碳汇研究团队完成,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博士研究生蔡越为第一作者,周国模教授为通讯作者。团队教师莫路锋、周宇峰等参与了本项工作。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的资助。
全文链接:
(国家重点实验室 周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