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起了毛毛细雨,载着风,缓缓前进的汽车把我们带进一个静谧的山头小镇,刚下车,一缕缕清风带着小雨滴迎面而来,几经周转,终于来到我们的目的地——“浙江延安”山门镇。踏上这方圆35.84平方公里的土地,我们思绪飞扬,想到几经风雨沧桑的历史;想到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想到他们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留下不灭的功勋。我们将时刻缅怀这些英雄,而他们的丰功伟绩也深深烙印在人们的心头,直到永远。
捧一束鲜花,献在烈士墓之前,以谒这里64位长眠着的先烈,向他们鞠躬的刹那,我们会想起那段催人泪下的历史,在国家生死存亡之秋,是他们用青春热血、赤胆忠心换来胜利,一座用爱国心筑就的丰碑将流芳百世,相信九泉之下的烈士们也会听到人民世世代代传颂着他们的英雄故事。
山门是一个革命老区,有着“浙江延安”之称和无数道不尽的革命旧事。1937年5月和9月,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在山门与国民党闽浙赣皖四省地区主任公署刘建绪代表进行两次和谈,达成协议;1938年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在山门大屯举办了一期军政干部训练班;1938年1月,省委机关红军部队移到大屯,在畴溪小学创办以粟裕为校长的“抗日救亡干部学校”。山门的山、水与人都那么朴实无华,山门不喜荣华,不爱争风光,不显山不露水,但是这里的一切又是那么的不平凡,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 平阳县革命历史公园等等。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亲笔题词“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闪闪发光,看着它,肃然起敬之情油然而生。
我忽然想到鲁迅的“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磬暗故园,寄意寒星全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是英雄先烈的生动写照,也是革命先烈们不朽的精神闪光点。
(林继亮)
(暑期社会实践专刊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