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给的支持社会给了,该流的汗我们流了
我们不会自己打败自己
——浙江林学院野外生存生活训练队纪实
日前,笔者看到某报记者讽刺当今的大学生什么都玩腻了,便开始玩什么“生存危机大挑战”。的确,背上一个大背囊,到原始森林去走一遭,是摩登,是时尚,是刺激。可是,摩登、时尚、刺激的背后又岂是“好玩”能了?
我们有特殊使命感
2002年“奥力健”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实验研究,浙江林学院与南方基地——大明山同处临安市,又是浙江省唯一一所参赛高校,便多了一份出色完成任务的使命感。早在六月初该校就已经精心挑选了一批优秀运动员组建了野外生存生活训练队。该队共有8名女生,16名男生。其中十人是校长跑运动队的, 还有部分队员有过野外生存生活经历。他们都是精英,他们能够担负起这个使命。
社会各界大力支持
这次由教育部下批的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实验研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奥力健”体育用品公司和“天择”野外生存公司。其中“天择野外”为他们提供了大部分的装备。包括背包、帐篷、睡袋、防潮垫等等。由此,我们看到了中国的“野外生存”正在蓬勃发展,中国教育部的“明年九月部分高校将野外生存生活设为体育必修课”的目标不是空想。
该流的汗我们流了
16号那天下午队员向我透露:平时我们的训练太艰难了,你吃不消。但今天下午是我们最轻松的一次训练,你可以来陪训。
训练开始前王教练下了当天训练任务。我一听,噢,不过在校园里show几圈罢了,很轻松。于是,我跟着他们开始了训练,他们负荷从十几斤到三十几斤,我的负荷:一支笔,一本工作笔记本。24个人,分成三队,成队列式行走。我问王教练为什么不可以肩并肩。王教练轻描淡写地说万一前面石头砸下来,这样行走可以避免同时伤到几个队员,后面的队员还可以照应。可我知道王教练的话无疑已经暗示了这次野外生存的危险系数。
四十几分钟的走步、爬楼梯后,我这个负荷不到两斤的已经吁吁喘气,背上的衣服全被汗浸湿了,腿也软下来了。我观察一下队员们,他们的衣服已经都可以拧出水了,不过脚步还是稳健如初。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了,他们才开始喊渴。刚好一个送啤酒的踩着一辆载满啤酒的三轮车过来。小伙子姑娘们便齐声向车夫喊:“我们要喝啤酒!” 最后,啤酒没喝成,倒是来了一桶水。那个喝水的场面着实壮观,连女生都是咕噜咕噜三大杯。借着空儿,我和他们聊了几句。一位队员感慨道:“现在我们已经训得跟野人差不多了。以前还说什么别人喝过的水我不喝,男生用过的杯子,女生不用。现在,只要有水喝就快乐死了,谁还管那些。”有人说在涉激流的时候,真觉得自己就要那样被冲走了;有人曾经差点摔下悬崖。还有一位女队员给我看训练“纪念品”:手上的一道道刮伤,脚上的一块块乌青。酸甜苦辣,真是一言难尽。
生存之路艰难,我们来不及浪漫
昨天下午,为了更稳的备战,指导老师决定进行一次“战前演习”——前往玲珑山露营一夜。野外生存是不是真的像电影里放的和歌曲里唱的是那样的浪漫?参赛队员最有发言权。
“三点一刻左右,女生背着20多斤,男生背着30多斤的背囊从学校出发。五点左右到达玲珑山山脚下。老师要求我们抄山路上去。当时正下着雨。我们的肩膀早就酸过头了,根本没感觉了,又把人的心情搅得很懊恼。老师和几个走在前面的队员为了鼓舞后面的队员,便不时地喊:山到了!山顶到了!还真是挺能鼓舞士气的。老师说这条路是通向他丈母娘家的,所以就对这条路的熟悉程度来说,我们对他充满了信心。可是,七点钟了,我们还顶着雨在漆黑的山头上打转时,他宣告:他也不知道该往哪走了。当时我们已经累极了,听到这话,真想回学校算了。不过,那个念头只是一瞬间。最后在一位老农的帮助下,我们终于到达了玲珑山。我们在水库旁扎营。暴雨天,夜特别黑,搭帐篷便也成了一项挑战。等到烧好面条,吃好,洗好,我们都已经筋疲力尽,一躺下就呼呼大睡了。早上五点钟不到就要起来往回赶了。”
原来生存之路如此艰难而匆忙,他们还来不及浪漫。
我们不会自己打败自己
据了解,体育组的老师们已经给他们做了一次实地演习,去大明山进行为期三天的野外生活,其中还有一位老师因为吃不消中途退回来了。当笔者问这种情况会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时,其中一名队员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们已经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我们绝不会轻易放弃。不管多么艰难,我们都要努力克服,我们不会自己打败自己。
对,既然是挑战自我,就不能轻易地被自己打败。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