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百支党员大学生“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在安吉杭垓
七月的天愈来愈火,可灼热的阳光并没有晒干我们的热情。一完成东坞里的工作,小分队的成员们立刻又背上行囊向安吉昔日的两个“北大荒”——杭垓和高禹方向出发。这次杭垓、高禹之行是安吉县林业局给我们的额外任务,想借大学生的眼光来寻找“北大荒”的出路。
7月24日下午,我们走进了杭垓镇唐舍村。这儿的一草一木怎么看都和“北大荒”挂不上钩,疑虑渐上心头。不过在热情的村支书的一番介绍后,一切又明朗起来。在九十年代初,唐舍经济相对落后,当地乡政府也没有什么扶植和领导政策,竹林经营无组织,无规模。98年以后,经县政府的大力整治,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唐舍的面貌也从此焕然一新。
村支书说,唐舍是技术创新的一个典型。由于近年来,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村领导的带领下,农民开始重视竹林发展。他们组织到外面竹业经营示范区参观学习;请林业局专家来进行技术培训。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内,村内竹编工业迅速崛起,到现在已初步形成了以竹编工艺、竹椅加工、笋竹加工为主的工业小园区。目前竹农们已开始进行笋竹两用林的开发,并申请建立万亩无公害冬鞭笋开发基地。
在唐舍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民观念的更新速度也势不可挡。在我们走访过程中发现,各年龄层次的竹农对技术需求不尽相同。他们已打破了传统竹林经营观念的枷锁,认为竹林经营利用了剩余劳动力,竹业收入无形中就成了不动资产。经调查发现,这儿70%的农户对现有技术仍不满意,他们希望农林单位给予更多的施肥、土壤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指导,还有他们觉得要提高自身积极性,开阔眼界,就应到外面走走看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的调研工作开展的很顺利。如果说在东坞里我们享受到的是热情,那么在唐舍就让我们有家的感觉。农民与我们的交谈就像话家常。他们的真切、直率,让我们看到了他们最为淳朴的一面。面对唐舍的今天,他们这样说:“有勤劳的父母,孩子不会懒惰;有好的领导班子,农民一定支持;唐舍的发展路子是走着看着出来的。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来我们唐舍,让他们知道这儿不再是‘北大荒’。”
(宣立志)